前面講到銑削黃金法則:厚進薄出,。
很多時候遵循這個法則可以輕輕松松延長一倍以上刀具壽命,,今天我們再看一種情形。
隨著編程軟件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,,我們對走刀路徑的控制越來越弱,,尤其是進退刀,,幾乎很難人為控制,。遺憾的是很多軟件設(shè)計的走刀路徑非常不符合我們的黃金法則,。比如程序進刀路徑。
很多人編程時切入使用直線切入,,如下圖,。可以看出,,這兩種情況,,刀具退出時都產(chǎn)生了厚的鐵屑。刀具非常容易破碎,。
錯誤進刀方法一:直線切入
正確的做法的圓弧滾入,,如下圖
▼▼▼
正確進刀方法:圓弧切入
當然要注意圓弧的方向,否則適得其反,。
錯誤進刀方法二:圓弧方向錯誤
我們簡單分析以下四種加工路徑
▼▼▼
第一種,,順逆銑交替,直線切入,,且切入切出頻繁,,0分;
第二張,,順銑,但直線切入,,且切入切出頻繁,,40分;
第三張,,順銑,,但直線切入,無圓弧轉(zhuǎn)角過渡,,60分,;
第四種,順銑,,圓弧切入,,轉(zhuǎn)角圓弧過渡,100分,!
兩種不同進刀方式,,刀具壽命差異非常大:兩種進刀方式刀具壽命相差4倍以上!!!
▼▼▼
所以在允許的情況下,,盡量選擇圓弧切入。如果軟件實在無法支持,,可以嘗試斜向切入,。
斜向切入同樣可以厚進薄出
▼▼▼
沒想到小小的一個改動,會帶來如此好的刀具壽命,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,。
CNC四軸加工中任意點位的坐標系追蹤
加工路徑對刀具壽命影響巨大。編程時怎么走刀才能獲得最好的刀具壽命呢,?
今天介紹銑削的黃金法則:厚進薄出,。這是銑削第一法則。
如圖,,厚進薄出指的是刀具切入工件的時候鐵屑較厚,,切出的時候較薄。這種加工方法刀具壽命好,,光潔度高,,不容易震動。
▼ ▼厚進薄出 ▼ ▼
如何編程才能保證符合黃金法則呢,?
先看順銑和逆銑,。
幾乎所有刀具都推薦順銑,原因就在于此,。
下圖左邊是順銑,,右邊逆銑。
可以看出來,,順銑符合厚進薄出的黃金法則,!
▼ ▼順銑與逆銑 ▼ ▼
粗加工的時候順銑加工刀具壽命遠遠高于逆銑。如加工下面的零件,,刀具是D25R0.8的方肩銑刀,。
▼ ▼測試零件 ▼ ▼
分別用逆銑和順銑,逆銑只能加工17件,,順銑可以加工110件,。
差異如此巨大。
順銑切入時鐵屑較厚刃口容易切入工件,,而逆銑前面很薄,,刀具無法切入,形成劇烈摩擦,,切削力大,,熱量高,后刀面摩擦力很大。
更嚴重的是,,逆銑切出的瞬間,,鐵屑較厚并且是從壓應(yīng)力變成拉應(yīng)力,造成刀片破裂,。
因此除以下情形外,,我們都推薦順銑:
1、側(cè)銑垂直度不好,;
2,、側(cè)銑余量不均勻,或者有黑皮,;
3,、機床絲桿有間隙。
今天我們談?wù)擖S金法則的第一種情形,,接下來幾天我們討論其他符合黃金法則的做法,。
這個是上周在東莞長安一個沖壓模具公司的測試。
工件如下,,這是加工后的照片,,加工前余量為0.5mm。硬度為HRC56,。
▼▼測試模具 ▼▼
先看看之前加工工藝:粗加工-半精加工-精加工,。
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使用D10R1整硬銑刀,參數(shù)如下:
轉(zhuǎn)速3000,,切深0.1,,步距0.15,進給1800,。
2小時需要更換刀具,。 粗加工+半精加工需要12小時左右。
測試刀具:D30R5,,3齒,。刀片為GH1010系列。
加工參數(shù):
轉(zhuǎn)速1500,,切深0.2,步距0.3,,進給1800.
▼▼ 加工3小時后的刀具磨損 ▼▼
只需要3小就完成粗加工,!
由于刀具磨損很少,無需半精加工直接精加工,,比原來節(jié)省了9小時加工時間,!更為難得的是其中有90分鐘是平面粗加工!
最后測得一個刃口壽命是7小時,!工時和刀具成本大大低于原來方案,。
▼▼7小時后刀具磨損 ▼▼
熱處理材料的粗加工一直是行業(yè)難題,,尤其是平面粗加工,很難有刀片能獲得穩(wěn)定的壽命,。